
萬博體育精密--專業的便攜式三坐標測量掃描服務提供商!便攜式三維側量設備及成像裝置供應商!為您提供全面的便攜式測量解決方案。
FARO 25 年來,FARO 技術公司始終重視測量技術開發者與使用者的互動關系,并以此推動公司發展。我們深入了解了顧客如何使用測量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合作互動關系,以便從現場和實驗室中獲得新的發明創造及應用。這種合作精神幫助 FARO 成為了計算機輔助測量(CAM)領域的行業先驅及引領者。 FARO 公司始于 Simon Raab 和 Greg Fraser 的友誼,當時兩人正在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且自稱為“技術迷”。他們于 1981 年 2 月 21 日創辦了 Res-Tech 公司,數年后將其更名為 FARO,并開始研發高級手術與診斷技術及軟件。他們在 1984 年首次研制出關節臂測量技術,并于 1986 和 1988 年推出了更多型號。 起初,Raab 和 Fraser 花了大量時間參加各種交易會,或是去醫院展示其發明。技術開發者與使用者的這種密切關系推動了技術創新和后繼型號的推出,即使在公司發展壯大后,這種關系仍得到了保留。在此期間,他們最引以為榮的是取得了幾項專利,并將它們授權給 Medtronic 公司使用,而采用這些專利的設備正迅速成為神經外科的標準。 業務轉型: 1990 年,為了更靠近客戶,FARO 從蒙特利爾搬到了佛羅里達。與此同時,醫學技術領域也發生著變化。隨著醫院不再重視競爭性技術,兩位公司創始人開始看出三維醫學影像/計算機輔助測量的相似之處,并開始制造“CAD 至部件”產品。 雖然一些制造商研制出了測量儀器,卻不得不把它們保存在獨立的測量實驗室中,以免在需要使用它們的環境中受到損壞。而 FARO 的測量臂當時已經用于手術室和醫生辦公室,因此在 1991 年,他們開始了解這一新興市場并向這個市場轉型。1994 年,轉型順利完成。 “直到 1994 年,整個制造行業還沒有一項技術能輕松完成生產過程中的三維測量”,Simon Raab 說到?!霸谟布矫?,需要一種適合困難測量環境的解決方案。在軟件方面,需要一種足夠直觀,即使很少使用計算機的裝配工和機械師也能使用的解決方案?!?/DIV> Raab 和 Fraser 繼續在這個新行業中發展公司,并于 1996 年將業務擴展到了歐洲。第二年,公司完成了首次公開發行的準備工作,FARO 于 1997 年 9 月 17 日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與公司名稱相同。隨著 FARO 繼續成長,1998 年公司收購了 CATS 軟件公司。這次收購有助于改良 FARO 的 AnthroCAM 軟件 - 即今天廣受歡迎的 CAM2 測量程序。 對于這次并購,兩家公司各有其戰略意圖,即集中精力繼續發揮其強項:FARO 的目的是開發測量臂;CATS 則是為了深度軟件開發。既有便于攜帶、堅固耐用的關節臂,又有易于使用的軟件,即便是新用戶也能對測量數據和 CAD 數據進行比對。通過這些創新,FARO 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行業 - 下一代便攜式坐標測量儀,并促使以 CAD 為基礎的全面質量管理的興起。 2000 年,FARO 在日本成立了辦事處,以便更好地服務于亞洲市場。這是 FARO 為實現全球擴展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無限創造 2002 年公司研制出了多項新產品,包括 Platinum FaroArm 和 FARO Gage。 Platinum 以 0.0005 英寸的精度提高了精度標準,而且異常堅固耐用,結構上比標準的便攜式坐標測量儀輕巧了許多。FARO Gage 界面直觀、使用簡單,即便使用者毫無測量經驗,也能在部件的原加工機械上精確檢驗部件質量。自它誕生之日起,傳統的坐標測量儀、卡鉗及其他手持式測量工具便已過時。 在 Raab 看來,測量工具的這種易用性革新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可與計算機行業的快速變革相提并論,例如圖形用戶界面(GUI)的出現,以及隨之而來的大型主機被更易獲得和使用的個人電腦所代替。 FaroArm 和 FARO Gage 的測量范圍為 0-12 英尺,是一種最理想的解決方案。為了切實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戶群的需求,FARO 收購了 Spatial Metrix(SMX)公司,該公司以可靠的激光測量技術著稱。FARO 激光跟蹤儀的測量范圍為 230 英尺,三維測量點的測量精度為 .001 英寸,還有許多其他系統所沒有的特性。現在,對大型部件和空間進行高速高精度測量時,顧客有了最好的選擇。20 年后,FARO 不僅有全世界最暢銷的便攜式測量臂,還有全世界最暢銷的激光跟蹤系統。 對于收購,FARO 始終注重收購的戰略意圖,提供成為較大公司的一部分所需的支持功能,讓每個實體都能盡其所長。在公司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兩位創始人始終認識到,維持這種從一開始幫助公司取得成功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他們將積極進取的精神注入企業文化,并將它不斷發揚光大。 “長久以來,為了幫助我們達成目標,FARO 一直重視提高員工、經銷商和第三方發展伙伴的能力”,Fraser 解釋到。 更寬廣的未來 2005 年,FARO 收購了德國一家小公司 - 由兩兄弟創辦的 iQvolution AG,并以此為契機,對自身技術能力進行了大規模轉變。作為一家潛心研究激光掃描技術的公司,iQvolution 大大拓寬了 FARO 的潛在市場和測量應用范圍。這次收購很快為公司帶來了不同行業領域的新客戶,如采礦、地質、文物、建筑、石化、罪案調查等。 作為其戰略方向的一部分,FARO 承諾向不斷增長的顧客群提供適合當地情況的服務及產品認證,并盡可能提供實際操作培訓。2005 年,FARO 正式將新加坡定為亞太區總部,并將目標定位為擴大全球服務范圍。 現在,FARO 的資產超過 1.5 億美元,全球裝機數量超過 13,000 臺,并擁有 5,700 位客戶,其中包括波音、戴姆勒-克萊斯勒、空中客車、通用汽車、江森自控、卡特彼勒、本田等公司。FARO 的客戶群中雖然不乏大型藍籌公司,但 75% 的 FARO 顧客均是中小型公司。 FARO 的辦事處遍布美國、歐洲和亞洲,并已做好準備,繼續保持在測量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它并未忘記,公司誕生于兩位創辦者的夢想,他們滿懷熱忱地研究,為的是創造科技新高度,滿足顧客需求。我們關注客戶和他們的需求,關注他們對設備使用的看法,即使在今天,這種關注仍在指導 FARO 成長,而且是 FARO 制訂戰略和目標的基礎。 精準測量,成功基礎 [返回] |
|